1月15日,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召开新闻通气会,
对《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
内容进行了通报。
值得关注的是,
郑州为顺利实现
主城区和航空港区“双城记”,
开启“新版”畅通三年行动。
具体啥情况,
我们一起来看看~
未来三年交通发展目标
“米”字形高铁全面建成
基于国家中心城市中期
(2035年)的建设要求,
郑州市将按照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
的定位,
确定未来三年交通发展目标。
枢纽能级提升方面
郑州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通达30个城市以上。“米”字形高铁全面建成,至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直达。
区域一体化出行方面
郑州大都市区形成“3+3+4”向心交通体系结构,实现至周边地市半小时高铁交通圈,1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
公共交通建设方面
郑州主城区“环+米”轨道交通网络、“三环+多放射”廊道基本形成,四环内规划BRT廊道基本形成,四环内规划BRT廊道和公交专用道全面建设。建成区常规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路网增容方面
四环内快速路、主干路全面设成,快速路形成“环+放射”结构,三环内次支路网随项目开发100%同步建成;每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数不少于5万个。
生态发展方面
建成环城货运通道,实现货运外移;构建都市区多级绿廊,营造绿色出行环境,实现公交、慢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占比例达到80%以上,公交运营提升20%以上,轨道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各种交通方式有效换乘。
智能交通方面
快速路交通诱导管控系统全面上线,骨干路网信号灯实现全网联控,保障公交信号优先,四环内停车共享及监管监测全面实现。
全面推动郑州机场三期主体工程
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未来三年,郑州市将围绕“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定位,重点推进空港、陆港、“米”字形高铁等建设,加快构建“3+3+4”区域向心交通体系,促进大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发展,整体提升郑州枢纽功能。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将加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枢纽网络建设方面,加密航空网络、积极扩展航空业务,重点打造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扩展全球货运网络。努力实现国内主要城市全覆盖、郑州与各大洲航线直飞。在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推动机场二期扩建配套、机场北货运区开工建设,全面推动机场三期主体工程。并且加快郑州国际陆港第二节点规划建设,形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陆港金桥”。
2019年建成
郑万高铁河南段、郑合杭高铁
郑州市将全面建成
“米”字形高铁网络,
强化高铁支撑引领作用,
融入国家“八横八纵”高铁主通道。
2019年建成郑万高铁河南段、郑合杭高铁; 2021年建成郑济高铁河南段,形成辐射全省省辖市的“1小时交通圈”、高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
据悉,郑州将加快建设郑州南站枢纽,开工小李庄站改造及配套枢纽连接线工程,持续推进圃田(占杨)、薛店铁路物流基地建设,适时启动郑州北铁路编组站搬迁前期工作。
加快第三批轨道交通报批
与建设实施四环线BRT工程
针对市内交通发展,
《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
提出了多项举措。
根据计划,郑州市基本形成“环+米”轨道交通网络。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环放结构的轨道线网建设,强化与航空港区等重点区域轨道联系,打造“轨道上的郑州”。加快推进第三批轨道交通的报批和建设,力争实现2021年运营里程超过240公里。
同时,继续推进快速公交(BRT)工程建设。实施四环线BRT工程,推进陇海路东西延伸、北三环东延等快速公交走廊的建设工作。三年新建273公里的快速公交走廊,至2021年总里程达到412公里,形成“三环+多放射”的快速公交廊道网络。
未来三年将新建73条常规公交专用道
逐步实现“全域公交一体化”
郑州市将加快常规公交专用道建设,
坚持发挥公交专用道
“先行性、基础性、示范性、服务性”
的社会作用。
未来三年,继续推进主干路公交专用道建设,新建73条常规公交专用道,长度515公里,至2021年底,常规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820公里。提高常规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地面公交不堵”,公交平均运营速度提升20%以上。
据悉,郑州市还将大力推进公交枢纽(场站)建设。结合公交及地铁网络拓展、区域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公交场站建设,按照计划将新增110处公交场站,使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90%以上。
并且,推动公共交通多网融合。围绕新建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接驳需求,每年优化公交线路不少于15条,同步新增支、微、定制公交线路不少于20条,扩大公交覆盖范围,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进一步加大公交运行实时信息终端的推广应用,扩大公交电子站牌覆盖,方便市民查询。研究整合地铁和公交线站车辆运行信息,统一平台向市民提供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此外,郑州将推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整合系统资源,推进公交全域统筹,3年内基本实现市区至所辖县(市、区)城乡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内部公共交通全覆盖,促进城乡居民公交服务均等化建设,明显改善公交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全域公交一体化”。
推动交通联络线建设
据悉,郑州市还将有序推动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推进马米路、北三环东延、迎宾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至2021年,绕城高速出入口全部建设完成。完善航空城及外围组团高速出入口布局。三是推进优化市域骨干网络,强化组团联系。
同时,加快以四环为主的快速路系统建设。加快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农业路铁路段等建设工作。着力推动北三环东延、科学大道西段、中州大道南段等三四环联络线建设,完善快速路体系,强化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联系。结合快速路建设,同期精细化实施地面道路系统,全面提升快速路系统效率。至2021年主城区快速路通车里程达到340公里。
推进穿越京广铁路
陇海铁路隧道工程建设
未来三年,郑州四环内主干路全面建成,四环外骨干路网基本完成。结合城市空间的拓展,强化主干路体系延伸,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依托安置区、轨道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完善三环外片区级主干路,支撑项目开发。推进穿越京广铁路、陇海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结合道路同步实施跨贾鲁河桥梁工程。至2021年主城区主干路通车里程达到1113公里。
并且,结合项目开发建设及旧城更新,100%修建周边次支路网,改善交通微循环。未来三年,主城区共建设次支级道路401条,建设道路总长度共495公里,至2021年主城区次支道路通车里程达到1625公里,其中三环内次支道路等微循环系统全面成型,随片区改造进一步提升,建设次支道路107条,总长度98公里。
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郑州市将提升街道形象,彰显城市品质。打造特色街道,彰显历史文化,依托商都、百年德化、大运河、二砂等历史文化区改造,打造特色街道。
每年新增公共停车位不少于5万个
据悉,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郑州市还将加强对停车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合理供应停车设施、优化停车收费、强化停车管理等综合手段,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促进城区动静交通协调发展。
未来三年依托旧城改造及用地建设计划,优先解决轨道交通P+R停车、停车矛盾突出重点区域及医院等大型公建停车需求,增加停车供给,每年新增公共停车位不少于5万个。同时,逐步取消主干路路内停车泊位,提升干路通行能力。并且,优化停车收费政策,形成差异化的停车收费管理。
《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还提出,以省人民医院周边为试点,通过鼓励增设立体停车设施、增加居住小区周边路内夜间限时免费停车、推广共享车位等方式增加停车供给,推动老旧片区停车设施挖潜。
加快环城货运通道建设
实现“车不下路、货能进城”
据介绍,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郑州市还将完善货运配送,净化城市环境。加快环城货运通道建设,建成G310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G234郑州境工程、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G107郑州境东移(一期)工程,实现货运环线外移。按照“集约布局、共同配送”的思路,建设“四方向、多节点”的城市配送中心,实现“车不下路、货能进城”,净化城市交通环境。
同时,郑州市将完善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范围内的慢行接驳换乘设施,保证慢行设施连续,提高最后500米慢行出行品质。此外,依托绿地、生态廊道及水系,打造互联互通、顺畅转换、无缝衔接的慢行系统,营造安全、舒适、优美的慢行环境,给市民提供观光、休闲、健身等良好体验。除了加快推进都市区绿道系统建设,完善绿道慢行设施外,还将以水系、道路生态廊道为脉络,构建“一廊、两带、两区、七链”的慢行休闲网,持续推进“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建设,完善既有廊道慢行设施连续性。
据悉,未来三年郑州市将结合需求,增加郑州火车站区域、河医区域、商都历史文化区等人行过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