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自开工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尤其在国庆期间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9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大型系列报道《筑梦中国行》聚焦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报道时长15分钟;10月4日,中央电视台13频道《还看今朝—喜迎十九大特别节目》以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正在建设为题现场直播近5分钟。两次上镜,将中铁建大桥局建设者的行动故事串成穿越平潭海峡建设的砥砺奋进之梦,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景,再现了广大参建员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工作场景,讲述了一线施工人员爱岗敬业、创新进取、坚忍不拔的动人故事。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首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它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大桥上层为时速100km/h的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时速200km/h的双线1级铁路。大桥建成之后,福州到平潭将会从现在的1个半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
这座大桥被誉为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之一,它所在的海峡与百慕大、好望角并称世界三大风口海域,风大、水深、浪高、海底还有坚硬的岩石。尤其是平潭海峡位于外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气候条件极为恶劣。根据规范要求,大于6级风,现场起重吊装不能作业。据不完全统计,平潭海峡跨海大桥周边每年大于7级风的日子多达217天,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全年这座大桥只有100多天能够正常施工;其二是物流组织运输难。因平潭是个岛,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要海运,经常是看气候、看风向,也就是看风驶船,风一大船就停了,对物流组织影响非常大;其三,公铁两用大桥同建、交叉作业互相干扰,对有序组织施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次主墩承台砼浇筑历经103小时、一根钻孔桩耗费16个月、一套海上环境监测系统用时两年------这座大桥的建设真的很难。
目前,项目施工有序推进,安全、质量可控,科研、创新成果显著,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获省部级优秀工法4项;国家优秀QC成果奖2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随着科技创新的突破,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迎来重要施工节点,国内首创双孔连做造桥机承担的38孔铁路梁已经全部架设完毕,工期比预计提前了6个月,凸显了新设备、新技术的巨大威力。该造桥机采用腹位式和桁架结构,能够降低重心,增强稳定性,结构经济合理,且一次过孔就位可完成两孔梁的架设,施工速度提升近一倍,极大地减少了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交叉作业的安全风险。从最初的45天实现一次过孔到最快18天实现一次过孔,架梁工期大大缩短。预计明年5月铁路梁全部贯通,明年年底公路梁全部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