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工地的路上,四川省石渠县县长罗林告诉记者:“石渠县一年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大约是冬季。”说完,哈哈地笑起来。
石渠县位于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4527米,县城尼呷镇海拔4256米,是四川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年均气温-1.6℃,空气含氧量仅为成都平原的46%。8月初,当北京最高气温33℃、酷暑难耐时,石渠中午只有15℃,略有凉意,当晚最低气温仅3℃,寒气逼人。近10万藏族同胞生活在这片2.5万多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上,他们被称为“吉祥太阳部落”。
沿着新修建的乡村公路,车跑得很稳,罗林滔滔不绝地讲着石渠的旅游致富梦。规划5000公里的乡村公路,到今天已经修通了近3500公里,“路通了,石渠的旅游大戏就要开始了”,罗林说。
石渠草原迟来的春天
这一天,县长罗林握着唐明治的手说:“老唐,拜托了。只要有了路,石渠的十万藏胞就能脱贫奔小康,石渠就能飞出大山,飞向世界。”
唐明治,1992年入职中铁一局。25年来,干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地铁、高山隧道,这些工程论体量和技术难度,哪一个都比石渠的乡村公路大得多,也难得多。可罗林的一句话还是让身经百战的他为之一震:“只知道这是中央部署的精准脱贫工程,但没想到交通对石渠脱贫是如此的重要。”
前些年,石渠的交通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副县长徐双勇说:“县领导下乡,先坐汽车,再换农用车或拖拉机,无路可走了就骑马,最后是步行。我们还有车坐,你能想象得到,老百姓出门得有多难。”
虾扎镇党委书记土登颜批说:“的确难,主要靠步行,碰巧了能搭一段车。村民们出一次门路上至少得用两三天。所以没急事就不出去了。”
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出家门都成了件难事,城里人实在想象不到。可是在石渠,这曾是严酷的现实。
石渠把通乡公路的建设命名为“通畅工程”,把通村公路命名为“通达工程”。2016年,中铁一局与石渠县签下了修建137公里“通畅工程”的合同,工期24个月。
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施工,哪怕是再普通的项目也会增加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唐明治认为这些都不可怕,现代施工技术和他们的丰富经验,足以战胜这些困难。可是,石渠一年中可以施工的时间只有5个多月。就是这5个多月,不期而至的暴雨狂风、不堪重负时不时就“罢工”的供电系统,至少要延误一个月的工期。两年的有效工期只有9个月。就是说,他们平均每天要建成470多米的路,才能确保如期完工。
5月22日,准备工作基本完成,137.385公里长的施工线路分成5个工区,全面开工建设。此时,石渠草原冰雪消融,河水淙淙,草木蔓发,春意已浓。
讲清大道理,做好小事情
2012年,唐明治第一次到高原施工,干的是317国道的雀儿山隧道,做工区长。雀儿山隧道已被媒体大量报道。看过报道的人都知道,这条隧道最难的是刚进洞口的130米冰雪堆积陇围岩,唐明治和兄弟们苦战180天,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2014年3月,雀儿山隧道已经掘进1000多米,一纸调令把唐明治调到了色达县的色科镇到色尔坝公路项目。踌躇满志的唐明治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雀儿山,奔赴350公里外的色达县,担任项目常务副经理,主持项目部工作。2015年9月,色色公路提前半年竣工。本来作为县道设计的色色公路验收合格后,升格为国道。
雀儿山隧道和色色公路为中铁一局赢得了信誉。半年后,他们在甘孜州发力推动的通畅(乡道)、通达(村道)工程中,夺得了8个县通畅工程的施工项目。
4年转战3个战场,唐明治可谓“步步高升”。雀儿山隧道海拔4270米,而他们在石渠施工线路最高处海拔4700米。“海拔超过4000米后,每升高一米,艰苦和考验就增加一分”,他说,“必须加强队伍的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生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力”。
没有灵丹妙药,唐明治的办法似乎很笨:讲清大道理,做好小事情。
所谓大道理,说来也简单。关键要让大家明白他们修的路对于石渠百姓脱贫是多么的重要。唐明治说:“觉悟和情怀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情况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所以不需要说更多的话。”石渠生产力低,商品流通不畅,生活方式落后,美丽的高山草原和璀璨的唐蕃古道文化鲜为外人知,这一切都是因为交通落后。初次来到高原藏区的员工的确被震撼了。项目部里,少了以往新项目开工前的激动,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王鹏比唐明治晚上来3天,这是他第一次上高原:“流鼻血,头晕,脚和天花板都在晃动,睡不着觉。开始有点紧张,咋办?咬牙忍着吧。”睡不着,他就起来看书,上网搜集资料,思考解决工程难题的方法,“这样反而觉得头不晕了,天花板也不晃了”。
说到小事情,倒还挺复杂。唐明治说:“最普遍的高原反应是睡不着觉,没食欲,所以要想办法让大家睡得香,吃得好。”他们从成都购买了木床、席梦思、卧具,每个房间都配置了暖风机;成立了伙食委员会,每个月评议一次,发动大家提出改进意见,调换着花样改善伙食。
物质保障搞得再好,也不能改变这里的海拔高度。唐明治认为,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像家一样的氛围,高原可以缺少氧气,不能少了温情,天气虽冷,心应该是热的。
对于唐明治的“讲清大道理,做好小事情”,罗林很是认同。
这些年,石渠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引导百姓改变生活方式,成效很显著。全县已经成立了80多个农村生产合作社,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石渠金矿储量亚洲第一,铜矿、铅锌矿储量亚洲第二,还有玉矿,“在这个问题上,历届领导班子认识一致,从未动摇,那就是不能动,开采的收益肯定比不上破坏的代价大”,罗林说。
他告诉记者,政府正在谋划石渠旅游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路径,“这是一篇大文章,只要把旅游做成规模产业,石渠一定能致富。发展旅游产业要靠发达的交通网络支撑,石渠的百姓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欢迎像中铁一局这样的央企来这里修路,尽所能给他们以支持”。
第一期工程137公里的线路如期推进,今年4月底,业主方又追加了38公里“通畅工程”的施工任务,关门工期都是今年9月10日。总工程师王鹏说:“困难很多,但是必须按期完成。”
除了抢工,还是抢工!
唐明治说:“‘通畅工程’是支撑石渠脱贫致富的桩基,效率、质量和安全是支撑‘通畅工程’的桩基,每一座桩基都要实实在在地筑在岩石上,都不允许丝毫马虎。”
作为一家有着近70年历史的施工企业,中铁一局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项目安全总监杨灏清认为,类似石渠通乡公路这样安全风险不高的项目,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是不能掉以轻心。所以,他们把安全教育纳入全员培训计划,警钟长鸣;把安全检查做为工作检查的规定动作,常抓不懈。至今,全线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石渠是包虫病高发区,发病率超过12%。项目部把预防包虫病作为确保人员健康的大事,组织预防知识培训,每年做一次全员体检,按时把预防药品发放到每一个人手中。至今没有发现一例感染者。
在国家公路标准中,通乡公路是四级公路,标准中没有明确质量要求和施工规范。但是,乡村公路是与村民出行关系最密切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村民感受国家改革成果的“最初一公里”。
“不是没标准吗?我们就把四级公路当做三级公路修”,唐明治说。
开工前和工程节点时的培训,他们选择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相关规范作为教材,并决定在地材加工、沥青加工、水稳料加工以及路基压实度、路面平整度五个方面,执行三级公路施工规范,确保基础质量到达县道标准。
通常,修建乡道用的地材经筛选后即可使用。但是,他们建设了砸石场,全部地材先水洗再粉碎加工,更好地保证了材料物理性状的一致性。
为了适应高海拔地区温度低、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他们使用修建高等级公路的改性沥青,建设热拌站炒制加工,要求沥青拌合后的出场温度要达到165℃以上,运到施工现场时保持在140℃以上,比平原地区都要高出15℃。所以,他们把炒制砂石料的温度严格控制在170℃至180℃之间,严格按照90.0(砂石料):5.0(沥青):5.0(矿粉)的比例拌合。热拌站的炒制温度可以自动调控,为防止运输中降温过大,就用棉被把运输车捂起来。一车沥青35吨,摊铺50米路面,要确保在12分钟内完成。
工程进度是让唐明治最伤脑筋的事。“施工组织、资源调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事,有些因素我们掌控不了,除了天气外,还有人为因素”。
工程尚未展开,就遇到了供电难题。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供电局以市场价格三分之一的费用,将动力电引入工地。但是石渠县农村的供电系统设备陈旧,一些地方还在用上个世纪60年代架设的线路和变压器,故障频发;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供电部门不得不用限电的办法缓解电力紧张局面。
他们的工程全线开工后,供电系统更是不堪重负,加上施工期间雷雨多,一打雷就停电。据项目部副经理兼物机部部长马占全介绍,他们在真达村工地安装了1600千瓦变压器,刚刚能保障施工用电。但是那段50公里长的供电线路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供电电压仅10千伏,到工地的末端电压只有310伏,他们只好花15万元购置了能自动调压的变压器。我们8月8日到工地采访时,马占全说:“这一周已经停了3次电,当地供电所人少,只能我们出车出人出设备帮助抢修。”
除了不靠谱的供电系统,还有喜怒无常的高原天气。
2017年6月中旬,石渠连降暴雨,山洪奔泻而下。旬内降水81.5毫米,较历史30年同期平均值高出115.6%。项目部驻地和热拌站、冷拌站都建在曲麦村,驻地门前有一条小河,是雅砻江支流,平时只有脚面深的水。6月13日夜间开始,河水陡涨,水深达两米,水流湍急,径流量超过每秒400立方米,14日上午11点多钟,河上的曲麦桥瞬间被冲塌。桥垮塌时,项目部拉设备的车刚刚过去不到30秒。
曲麦村是通往虾扎镇、新荣乡、长沙干马乡和瓦须乡的交通结点,也是运送施工人员和材料的必经之路。当时,通往这四个乡的路,除了跨雅砻江大桥等少数几处作业量大的单体工程外,几乎全部贯通,这座桥也要拆掉重建,建桥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新桥还没建,老桥就塌了,沥青和水稳料运不出去,这意味着要全线停工。
顾不上吃午饭,唐明治带领技术人员紧急研究抢修方案,下午,第一套抢修方案放到河里的水泥管和沙袋第二天凌晨便被冲得无影无踪。接下来的第二套抢修方案也宣告失败。唐明治下令实施第三抢修方案:电话通知成都购买直径两米的钢波纹管,供货方派两名司机昼夜兼程1000多公里,19日下午4点将90米钢波纹管运到现场,唐明治指挥连夜铺设抢修,20日晨,桥终于抢通。
记不清加了多少班,山水下来之前,河中央的4座桥墩终于稳稳地矗立在水中。
今日石渠,一条条黑色的缎带与绿草、鲜花和美丽的雅砻江为伴,载着石渠人民脱贫奔小康的梦想,不断伸向远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簇新的柏油路面闪着柔和的光,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
解鸽说:“两年了,最深刻的感受除了抢工,还是抢工。”
罗林的旅游梦
到项目部采访时,石渠县的草原帐篷节刚刚结束。从2016年开始,民间自发的帐篷节变成了政府组织和民众自发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各乡镇政府都搭建了规模较大的帐篷群,组织民族歌舞表演。帐篷节的那几天,县领导分头到各乡镇的帐篷参加活动,也会到村民的帐篷去做客。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石渠帐篷节多了一些外地来的客人,他们就是“通畅”“通达”工程的建设者们。这里的人们淳朴、热情、好客,对于远道来给他们修路的人,更是多了份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2017年帐篷节期间,唐明治和徐双勇副县长一起参加正科乡的活动,藏族老乡看到他们进来,就一个接一个地捧上哈达,唱着歌把酒杯端到他俩面前。
青藏高原很年轻,土层比较薄。草原上的草已经生存了数千年甚至上万年,但还是很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施工不能破坏环境是项目部的一条铁律,他们所用的地材(砂石料)都取自雅砻江和支流冲击成的砂石滩,至今已采集28万立方米,没占用一寸绿地。
当地政府和藏区民众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对工程建设全力配合。凡请求地方支持的事,政府就会召集村民开会,讲清修路的意义,藏区村民通情达理,开工至今,没有发生过任何矛盾。
虾扎镇党委书记土登颜批告诉记者,全镇共有4466口人,路通了后,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翻了一番。虾扎三村的巴批今年64岁,已经当了15年的村委会主任。他说:“公路修到了村里,来收购牦牛的客商多了,牦牛价格翻了一番。”
因为主管交通建设,徐双勇对发展交通带来的改变感受更深刻:“最明显的变化是推动了商品流通。过去牧民销售牧产品只能等商贩进村收购,数量少,价格也低,现在可以很方便地卖到甘孜、康定、成都等城市,价格基本翻了一番;运输方便了,牧区用的生活用品价格也降下来了,牧民得到了实惠。”
罗林说石渠的变化才刚刚开始,好戏还没开台。他说的好戏自然是石渠的大旅游。
“我们差不多已经把总体规划完成了,石渠的旅游产品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有石渠特色的、别人无法拷贝的产业链”。
“严格规定旅游路线,不能进去的地方绝对不让你进。把石渠的环境破坏了,那没法向人民交代”。
“在古渡口洛须建一座唐蕃古镇,让游客感受盛唐和吐蕃帝国风格”。
“石渠的旅游一定是高水平的,让游客心甘情愿地把钱花在石渠,让他们来了还想来”。
罗林在等待一个圆梦的机遇,那就是让石渠融入内外通达的中国西部交通网络,支撑起他的石渠大旅游。
机遇正渐行渐近。青海达日县经石渠宜牛乡至青海马崩山的国道345线、德格经石渠洛须镇至玉树的国道215线、石渠县城到洛须镇的省道457线正在全力推进,3条干线将构成闭合环路,再加上县域内总长5000公里的高质量乡村道路,石渠的陆路交通将在2019年前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县域内,县城尼呷镇到虾扎镇、色须镇的公共交通线路已完成规划,正在做运营前的准备工作。2018年3月前,石渠将开通总长70公里的两条公交线路,结束石渠县没有公共交通的历史。(经济日报乔金亮)
箱梁预制加工场
新修好的乡村公路上,汽车越来越多。商品流通提速了,牧民转场也方便多了
项目部的党员突击队
罗林、徐双勇和市区县交通局局长泽仁洛布、唐明智检查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