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南三环附近,白沙洲大道东侧、武汉工商学院以西,矗立着一排高架桥墩。“乍一看像大理石,其实是钢筋混凝土。”4月3日,武汉地铁集团业主代表汪明德用手去摸,忍不住发出赞叹。
这里是5号线南三环至白沙五路高架区间施工现场,已建成23座桥墩,表面平滑细腻。
汪明德介绍,这得益于“工厂化”施工——从钢筋原材料加工,到混凝土最终成型,均实施“流水线”作业。
施工现场建有一座钢筋集中加工中心,长100米,宽29米,高14米,建筑面积接近3000平方米。
流水线上,操作人员输入数据,不到半小时,一匝匝弯曲成各种形状的钢筋构件源源不断地“吐出来”。“这是国内建筑业最先进的钢筋自动加工集成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控技术,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施工方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市政公司副总经理徐士明说。
常见钢筋笼加工,大多手工轧制或焊接,这里则由工业机器人完成,焊接接口无损伤,钢筋表面无锈蚀,焊接效果紧密有序。
徐士明介绍,该项目共有10余个作业面,平均每天需用300余吨钢筋,批量生产的构件千余件,送检合格率100%,逼近“工艺品级”。
严格把控的,还有桥墩浇筑过程。
如何确保表面平滑不出现气泡?整个浇筑严格按30厘米厚度分层,由下到上一次性浇筑完成。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每个振捣点控制在25秒,防止漏振、过振现象,保证“内实”。
桥墩养护则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外侧,并在桥墩顶部设置自动喷淋系统,每10分钟喷洒一次,保证其湿度,持续14天后定型,实现“外美”。
作为业主方代表,汪明德严把质量关。“每道工序,我都要按流程卡现场签字确认,此后才能组织下道工序施工。一个节段的检查,最多10次,每次至少1小时。”
施工现场安装多个监控,实时画面可直传办公室电脑及手机,即使业主代表、施工监理在会场开会,也可随时随地掌握施工情况。浇筑桥墩有十几道关键工序,都要一一进行录像存档。
武汉地铁5号线预计2020年开通,在武金堤公路附近由高架转为地下。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其中4站5区间,长约7.8千米,全部为高架车站和高架区间,涉及8座连续梁、181孔简支梁、194座桥墩。
今年以来,武汉地铁集团大力推行“质量提升年活动”,该段高架正在打造武汉地铁工程中的“样板”。